《2013年至2017年中國智能建筑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顯示,目前,我國智能建筑的投資占建筑總投資的5%~8%,重點在住宅小區智能化系統、公共建筑智能化投資兩個板塊。未來十年,智能建筑的市場投資規模將達到1萬億元。
當前,我國處在城市建設的高峰期,建筑能耗占到我國總商品能耗的20%~30%。在建筑的全生命周期中,大部分能耗發生在建筑的運行過程中,應用智能技術將會提高我國建筑的能效,推動建筑節能。與傳統建筑領域相比,智能建筑行業建筑領域的“少壯派”,雖然起步晚,涉及的專業多、配套產品技術復雜,但是發展飛快。
藍圖到實踐 愿景美好 困難重重
2012年12月5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發布了《關于開展國家智慧城市試點工作的通知》,并于2013年1月28日正式公布了*批90個試點城市名單。近日,第二批試點申報工作已經展開。隨著國家的推動,智慧城市將從藍圖逐步走到實踐。
目前,我國至少47個副省級以上城市都有智慧城市規劃。智慧城市建設愿景很好,但是困難也很多。比如智慧城市面臨海量的計算的需求,無數攝像頭、無數傳感器、無數新的應用,這些應用如何能夠更好地支撐城市運行?在資源和資金有限的條件下,需要投入多少資金去建設智慧城市?這是困擾很多智慧城市建設者和主管部門的重要問題。此外,智慧城市還面臨信息、系統互聯互通和信息化績效低等問題。
統籌規劃 頂層設計是關鍵
規劃質量是智慧城市關鍵的核心要素之一。做什么樣的智慧城市、智慧城市的投資多少、路線圖怎樣等問題,都要在愿景規劃階段回答。在整個智慧城市建設過程中,大體可以分三個階段:咨詢規劃階段、設計階段和建設階段。在總規結束之后、控規和詳規開始之前或者開始過程中啟動智慧城市的咨詢和規劃。
要解決當前智慧城市存在的難題,就必須要統籌考慮智慧城市建設的目標和內容,不但需要規劃,還需要頂層設計。基礎設施、各類跨部門的應用、部門應用、信息資源以及為市民提供服務、為政府提供決策的各類系統有序發展,才能更加節約、有效地建設智慧城市。
頂層設計是有別于規劃的。頂層設計需要從智慧城市基礎設施建設、集成化服務、政府決策平臺、跨部門的重大應用和部門應用幾個層面進行考慮。頂層設計解決的問題是,一個要建設智慧城市的政府要考慮清楚如何實現信息資源的有效共享、如何實現系統的互聯互通、如何實現整個信息化工作的統籌管理。只有這些問題考慮清楚了,才可以將以部門為中心的信息化建設模式逐漸轉變為以頂層設計為主的信息化工作模式。在實踐中發現,頂層設計不可能一次做完。智慧城市體系太龐大,沒有任何一個人有能力、沒有任何一個機構能夠在短時間內把這個體系完整地、科學地規劃完畢。而且信息化是一個不斷動態發展的過程,不可能試圖建立一個僵死的、不可調整的體系結構去規劃未來3~5年的發展。所以,頂層設計事實上是一個逐步推進、逐步迭代完善的過程。
消滅信息孤島 建立互聯互通的信息系統
消滅信息孤島,建立互聯互通的信息和系統,被業內專家一致認為是當前我國智慧城市建設急需解決的問題。
城市信息資源、城市系統、管理系統之間的相互聯動是智慧城市的一個重要內容。但現實卻是,很多信息系統、管理系統、監測系統、交通系統之間的數據都沒有連接起來。
智慧城市與公共服務融合時,必須要制定標準和規范,要消除信息孤島,各系統之間要有統一接口、統一數據格式進行互聯互通,智慧城市運營綜合指揮中心平臺要具備擴展性、可接入性,包括即插即用功能。原因是智慧城市的運營不可能停滯并且是分期分批建設,會不斷增加新的服務和應用,如果支持即插即用,平臺可擴展性就顯得非常重要。
此外,智慧城市作為人類歷*出現的大的系統集成項目,涉及到項目管理、技術、人員協調、調度等一系列復雜的問題。因此,實踐經驗也非常重要。同時,智慧城市要有好的運營方案和模式,否則大規模的投入無法回報,智慧城市就無法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