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山東省日照市堅持“五到位”,扎實推進建筑節能工作,共完成圍護結構、供熱計量、門窗“三項全改”項目342萬平方米,市區供熱計量面積已占總供熱面積的46%,地源熱泵建筑應用面積77萬平方米。
政策到位。編制了墻材革新和建筑節能“十二五”規劃等3項規劃,出臺了3個既改、5個新建建筑節能、3個公建節能監管、3個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管理及4個熱改方面的政策性文件,在全省出臺了加快推動綠色建筑發展的實施意見,形成了較為完善的政策體系。
資金到位。從2010年開始,將節能改造、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等工作列入財政年度投資計劃,每年從城建資金中列支一定數額資金專項用于建筑節能,并以政府文件發布,使該項政府補助常態化。對市區實施“三項全改”的項目,2010年按每平方米45元標準補助,“十二五”期間按30元標準予以補助;對已達到節能標準但尚未安裝熱計量和溫控裝置的既有建筑,按每戶500元標準進行補助;對公建能耗監測系統建設,每棟補助8 10萬元;每年安排2000 3000萬元專款補助太陽能、地源熱泵建筑應用項目;新建建筑供熱計量設施所需資金,由開發建設單位承擔,并計入工程成本。2010年以來,共落實地方配套資金2.12億元,其中2012年8537萬元。
標準執行到位。嚴格執行節能標準,新建建筑設計、施工階段執行率分別達100%、98%,市區建成節能建筑1455萬平方米,占建筑總量的45%。嚴格執行節能改造標準,凡是列入改造的項目,全部按標準一步改造到位,所有節能技術產品全部采用國家和省廳推薦產品。嚴格執行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技術標準,出臺了太陽能光熱系統建筑一體化應用管理辦法和技術要點,新建民用建筑必須全面應用太陽能光熱系統。
監管到位。對建筑節能、供熱計量、太陽能建筑應用等實施閉合式管理,對建筑節能監管單位實行績效考核。審批關口前移。實行規劃預審制度,將建筑節能審批關口前置到規劃審批階段,對審查不達標的項目,不予頒發規劃許可證。加強全程監管。從規劃、施工、監理、質量監督、竣工驗收到項目評優等環節層層嚴格把關,確保節能建筑工程質量穩步提升。創新既改工作機制。把既改工作納入建設程序管理,建立完善了既改工作流程,實施了以業主代表、監理、質監、安監、節能主管部門“五位一體”節能改造監管模式,讓業主代表參與改造宣傳、資金使用、材料管理、工程質量等改造全程管理和跟蹤反饋,收效良好。加強執法檢查。每年都對全市在建工程、既改工程和熱量表及溫控閥的購置、安裝進行2 3次拉網式檢查,對發現的問題限期整改,確保了工程質量和施工安全。對節能產品實施動態考核。加強節能產品備案管理,2012年對熱表和溫控閥重新招標,重點選取質量優良、*的熱表和溫控閥,共有18個型號的熱量表和7個型號的溫控閥納入推薦目錄庫,消除了質量和安全隱患。實施綜合驗收。將建筑節能、供熱計量、太陽能建筑應用等納入工程綜合驗收,達不到標準的,不予通過竣工驗收。
宣傳到位。通過電視、報紙、網絡等多種渠道和印發宣傳冊、明白紙等多種形式,廣泛宣傳既改政策和改造意義,并充分發揮受益居民的宣傳效應,先后組織30多個社區、單位,分6批次召開現場會,新興小區、曲師大等改造項目的業主還自發入戶進行現身說法,讓未改用戶深刻感受節能改造帶來的實惠和舒適,有力地促進了改造工作的順利開展。